國泰航空公布2022年8月份客、貨運量數據
國泰航空於8月份載客二十五萬三千九百零七人次,較2021年同月增加87.6%,但相比疫情前2019年8月的水平下跌91.3%。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上升82.7%,但與2019年8月相比則減少86.1%。乘客運載率增加22.2個百分點至68.6%,以可用座位千米數計算的運力按年增加23.5%,與2019年8月相比下跌83.8%。在2022年首八個月,載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33.5%,運力上升1.6%, 而收入乘客千米數則上升141.9%。
國泰航空於8月份運載十萬零四千八百五十一公噸貨物,較去年同月減少15.6%,與2019年8月相比減少35%。月內的貨物收入噸千米數按年減少23.3%,與2019年8月相比減少35.1%。運載率下跌10.7個百分點至67%。以可用貨物噸千米數計算的運力則按年減少11.1%,與2019年8月相比減少41.1%。在2022年首八個月,載貨量較去年同期下跌8%,運力減少25.4%,而貨物收入噸千米數則下跌32.4%。
客運
顧客及商務總裁林紹波表示:「8月的客運表現持續改善,平均每天載客人次更升至逾8,000水平。月內的客運航班運力較7月份增加約28%,但仍僅為疫情前水平約16%,而載客率則維持約69%的高水平。
「隨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8月12日起調整入境抵港人士的酒店檢疫安排,我們留意到返港及經香港樞紐轉機的乘客人數有上升趨勢,尤其是從美國、加拿大和歐洲出發的長途乘客。雖然前往內地的客運航班運力持續受限,我們於8月恢復了前往鄭州、青島及廈門的載客航班。
「8月份客運量主要由內地出發前往美國的留學生需求推動。除紐約、洛杉磯和三藩市航班服務外,我們於上月亦首次恢復芝加哥及波士頓航班,以迎合殷切的需求。整體而言,上月前往美國的航班載客率達80%。除學生前往美國外,由美國出發的乘客需求亦有增長,因我們增加了更多前往東南亞的航班班次,提供更多接駁航班選擇。
貨運
「貨運方面,我們在8月全面恢復運作所有貨機定期航班,而運力亦因更多客運航班及區域只載貨客機航班而有所增加。上月整體貨運運力按年下跌11%,主要因為我們去年同期運作大量長途只載貨客機航班。整體而言,8月的貨運運力為疫情前的59%。儘管夏季的貨運需求平滯,我們會繼續為即將踏入的貨運旺季作好準備,確保運作保持順暢。
「為支持國泰航空集團致力於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,我們將碳抵銷計劃『飛向更藍天』擴展至航空貨運服務。計劃不單讓貨運客戶計算貨運所衍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更可直接購買碳排放抵銷量。有關項目均已通過國際公認的非營利組織『黃金標準』(Gold Standard)認證,確認項目的碳排放抵銷量及為社會帶來的裨益。
「此外,我們一直致力提高服務質素,推出了貨物出倉管控(FOW)及貨物進倉管控(FIW)兩項 Cargo iQ嶄新指標,提高整體貨運流程的透明度。有關項目現已在香港的國泰航空貨運站實行,並計劃擴展至國泰網絡的其他航點。
展望
「國泰航空歡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本月較早前,調整駐港機組人員抵港後的強制檢疫要求。儘管我們會繼續在可行情況下盡快恢復更多航班,加強往返香港樞紐的航班網絡聯繫,然而重建運力仍需要一定時間,因為我們要確保營運準備充足,包括為機組及前線人員提供培訓,以及調配飛機重返機隊。
「此外,航班運作亦涉及其他複雜的限制,因此航班運力要需時數月逐步增加。我們現時預計於今年年底時,客運航班運力將達疫情前水平約三分一,即較8月份水平增加約一倍;而貨運航班運力則可達至疫情前水平約三分二。隨著市場環境及運作條件持續改善,我們致力在可行情況下恢復更多航班。
「客運方面,預計第四季的需求仍然穩健,預料經香港往返美洲以及東南亞和印度的中轉需求強勁;而往來澳紐及其他地區的客量亦會增加。
「隨著日本等更多亞洲航點陸續調整其入境旅遊措施,我們會繼續因應需求而調整客運運力。我們計劃於十月加開約200對客運航班,主要前往大阪、首爾(仁川) 、曼谷、吉隆坡及馬尼拉等亞洲航點,以及溫哥華、悉尼及墨爾本等長途航點 。
「貨運方面,雖然供應鏈受內地防疫措施影響,然而九月起出台的新電子產品有利即將開始的貨運旺季。我們會繼續全面運作所有貨機運力,及充分利用新增客運航班,及區內只載貨客機航班的載貨運力。」
2022年8月份詳細運載數字及詞彙請見下頁。
國泰航空運載量 | 2022年8月 | 對比2021年8月差額百分比 | 2022年8個月累積數字 | 今年至今差額百分比 |
收入乘客千米數(千位) |
|
|
|
|
| 72,967 | 0.9% | 255,076 | 66.3% |
| 23,618 | 121.4% | 71,813 | 56.9% |
| 77,827 | 342.3% | 271,709 | 111.3% |
| 31,583 | 313.5% | 90,046 | 447.5% |
| 135,153 | 631.4% | 554,102 | 422.9% |
| 825,314 | 35.4% | 2,041,843 | 81.7% |
| 436,049 | 210.1% | 1,463,269 | 276.8% |
收入乘客千米數(千位) | 1,602,511 | 82.7% | 4,747,858 | 141.9% |
載運乘客人次 | 253,907 | 87.6% | 809,115 | 133.5% |
貨物收入噸千米數(千位) | 600,283 | -23.3% | 3,269,911 | -32.4% |
載運貨物(公噸) | 104,851 | -15.6% | 731,442 | -8.0% |
航班數量 | 1,795 | -2.7% | 11,127 | 13.5% |
國泰航空可容量 | 2022年8月 | 對比2021年8月差額百分比 | 2022年8個月累積數字 | 今年至今差額百分比 |
可用座位千米數(千位) |
|
|
|
|
| 126,196 | -1.3% | 717,259 | 59.1% |
| 66,689 | 14.1% | 245,423 | -29.3% |
| 151,095 | 54.9% | 516,528 | -17.9% |
| 65,139 | 131.4% | 198,616 | 160.1% |
| 205,987 | -34.3% | 935,151 | -38.9% |
| 1,231,895 | 29.4% | 2,843,014 | -6.3% |
| 489,843 | 56.0% | 1,762,317 | 70.0% |
可用座位千米數(千位) | 2,336,844 | 23.5% | 7,218,308 | 1.6% |
乘客運載率 | 68.6% | 22.2%pt | 65.8% | 38.1%pt |
可用貨物噸千米數(千位) | 895,827 | -11.1% | 4,467,284 | -25.4% |
貨物運載率 | 67.0% | -10.7%pt | 73.2% | -7.6%pt |
可用噸千米數(千位) | 1,120,209 | -5.7% | 5,159,158 | -22.6% |
詞彙
Cargo iQ
Cargo iQ是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(IATA)支援的非牟利會員組織,成員包括主要航空公司、貨運代理、地勤服務供應商、陸路運輸公司及資訊科技供應商,攜手為空運貨物的運送流程制訂標準及提高透明度。Cargo iQ 總營運計劃(MOP)獲IATA認可為值得推薦的作業方式,它清楚列明空運貨物由付運商運送至收貨人的端對端標準運送流程。
專門術語:
可用座位千米數(「可用座位千米」)
以每航線的航程乘該航線可運載乘客的乘客座位運載量(以座位數目計算)。
可用噸千米數(「可用噸千米」)
以每航線的航程乘該航線可運載乘客、超額行李、貨物的整體運載量(以噸計)。
可用貨物噸千米數(「可用貨物噸千米數」)
以每航線的航程乘該航線可運載貨物的運載量(以噸計)。
收入乘客千米數(「收入乘客千米」)
以每航線的航程乘該航線的載客數目。
貨物收入噸千米數(「貨物收入噸千米數」)
以每航線的航程乘該航線的運載貨物(以噸計)的數量。
比率:
收入乘客千米數 / 貨物收入噸千米數
乘客 /貨物運載率 =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可用座位千米數 / 可用貨物噸千米數